近年来,呼伦贝尔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着眼群众急难愁盼,努力化解矛盾纠纷,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,具有呼伦贝尔地方特色的法律援助体系已初步形成。三年来,呼伦贝尔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解答法律咨询22423人次,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397件。
更优履职 在新的发展阶段主动担当
主动服务保障重点工作实施,以“法援惠民生”为主题,在全市范围开展“扶贫奔小康”、“助力农民工”、“法护天使”、“优化营商环境”等系列活动20余场次,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。围绕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、脱贫攻坚推出9个方面法律援助便民惠民举措,不断提升法律服务的有效覆盖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,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设立民营企业咨询窗口、组建法律服务团队,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、开发区、进企业送法律宣讲、送法律指引和送专业调解等活动,引导企业和农牧民工共克时艰,妥善化解劳资纠纷。三年来,办理农民工、困难职工维权案件1822件,索要薪酬或挽回经济损失1817.41万余元。
降低门槛,扩大范围。放宽全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至城镇居民最低工资收入,对追索劳动报酬、人身损害赔偿等事项和部分特殊群体免于经济状况审查。将涉及劳动保障、婚姻家庭、食品药品、教育、医疗案件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,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问题。
援助更便捷,群众更满意。将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常态化,实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,推进一窗办理、一站服务。落实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,畅通线上评价通道,开放手机短信“好差评”系统,两年来共收集对法律服务活动的评价1940次,线上评价42次,满意率达到98%。
聚焦改革 让公平正义人人可享
汇聚为民服务合力,与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、财政等多部门联合印发《呼伦贝尔市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》,规范刑事法律援助工作,全面试点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,2021年1-11月份,全市受理刑事案件2488件,是2017年试点前全年案件量的8倍。
推动值班律师制度走向深入,在全市人民法院、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,覆盖率100%。协同检察机关制定《呼伦贝尔市关于推动落实值班律师制度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工作办法》。近三年,全市办理认罪认罚见证案件3104件,案件量连续增长。
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通知》,调高部分补贴标准,确定法律援助新服务形式的发放额度,为全市律援助案件补贴执行提供制度依托。
多元服务 在创新探索中提升质效
升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,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、“蒙速办”APP、微信等新媒体完善法律援助移动服务功能。依托司法所、农民工聚居地以及工会、残联、劳动仲裁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,与各旗市区法律援助中心、互联网法律援助共同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、“中心+站点”联动贯通的法律援助立体服务网络。
跟进服务举措,着力推进调解优先、援调结合、多元解纷机制建设,逐步实现法律援助从单一办案到代写文书、取证指导、案后执行等方面的服务拓展。
加强质量监管,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第三方同行评估,近5年随机抽取评估案卷539件,合格率、优秀率逐年提高。
今后,呼伦贝尔市法律援助工作将以法律援助法实施为契机,在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,力求服务精准,加大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力度,打破地域限制,推行全市受理、异地指派案件制度,设立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代办点,研究制定法律援助工作规范等方面创新发展,努力实现应援尽援、应援优援,不断推进呼伦贝尔市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