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:2025年08月20日
当前位置:首页 >>立法 >>2021年3月以来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
2021年3月以来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
发布时间:2025-08-19  来源:人民网

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。

  发布会上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不断健全完善吸纳民意、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,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。

  一是深化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。全国人大每五年要编制立法规划,每年要制定年度立法、监督工作计划,这些都要通过调研、座谈、论证、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,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,回应社会关切。人大初次审议和继续审议的法律草案,都坚持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。2021年3月以来,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,收到40多万人次提出的119万条意见建议,其中很多意见建议得到了研究吸纳,体现在有关立法中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了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,发挥立法听取民意“直通车”作用,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窗口。人大注重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,定期举办记者会、发布会等,介绍有关立法等工作情况,普及法律知识,弘扬法治精神。

  二是加强常委会同代表、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。我们把它叫做“两个联系”。每年组织代表1700余人次开展集中视察,1800余人次参加专题调研。代表还就地就近参加代表小组、代表之家、代表联络站等活动,直接和群众联系,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,依法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。常委会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代表机制,专门委员会、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的代表工作机制,注重发挥代表专业特长,拓展代表对立法、监督等工作的参与。还和有关方面齐心协力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,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体现落实到国家各方面工作中。

  三是加强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平台建设。全国人大信访工作平台实现接收、转送、办理、答复全流程“一网通办”,2024年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9.4万件次。委员长会议定期听取群众信访工作情况报告。完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建设,对群众反映集中、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开展重点审查。

  “这是重点方面,其他各个层面的吸纳民意、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还有很多。人大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,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,集思广益、凝聚共识,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,行使国家权力。”宋锐说。